
福建高嶺土白度是高嶺土工藝性能的主要參數之一,純度高的高嶺土為白色。高嶺土白度分自然白度和煅燒后的白度。對陶瓷原料來說,煅燒后的白度更為重要,煅燒白度越高則質量越好。陶瓷工藝規定烘干105℃為自然白度的分級標準,煅燒1300℃為煅燒白度的分級標準。白度可用白度計測定。白度計是測量對3800—7000(即埃,1埃=0.1納米)波長光的反射率的裝置。在白度計中,將待測樣與標準樣(如BaSO4、MgO等)的反射率進行對比,即白度值(如高嶺土白度90即表示相當于標準樣反射率的90%)。
高嶺土的顏色主要與其所含的金屬氧化物或有機質有關。一般含Fe2O3呈玫瑰紅、褐黃色;含Fe2+呈淡藍、淡綠色;含MnO2呈淡褐色;含有機質則呈淡黃、灰、青、黑等色。這些雜質存在,降低了高嶺土的自然白度,其中鐵、鈦礦物還會影響煅燒高嶺土白度,使瓷器出現色斑或熔疤。
![福建高嶺土 福建高嶺土]()
影響高嶺土質量的兩大因素為:白度與亮度。白度是測量高嶺土對3800-700波長光的反射率。高嶺土白度的定義是白度90%,表示相當于標準樣品的反射率90%,亮度是相當于4570波長光照射下的白度,測量法與白度相同,此指標是造紙、油漆、工業的重要參考質量指標。就中國高嶺土產品質量標準規定了白度要求,目前還沒有規定亮度要求。
然而影響福建高嶺土白度的因素有:
通常情況下,高嶺土的V,Cr,Cu,Mn等等元素含量很少,對于白度影響不大。鐵、鈦的礦物成分與含量才是影響高嶺土白度的主要因素,鐵礦表現形式包括黃鐵礦,褐鐵礦,赤鐵礦,金紅石,綠泥石等等。它們的存在,不僅僅會影響到高嶺土的自然白度,同時還影響其煅燒白度,使得瓷器出現色斑與熔劇不一。高嶺土中的鐵雜質不僅影響陶瓷產品煅燒后的顏色,還嚴重影響陶瓷制品的介質導電性能與化學穩定性,因而使用高嶺土除鐵設備對高嶺土除鐵后,對高嶺土的更好使用占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更多高嶺土相關的資訊分享可以關注查看福建南安市兆峰高嶺土加工廠官網(www.idr303.com)!